2013年司考理論法學備考策略。傳統上理論法學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三門學科。法理學作為法的基礎理論,是每一個部門法的同學都應當學習的。法理學的論述題能夠最大程度的涵蓋司法考試三大人群,將不滿意程度降到最低。因此,我們說,簡答題和論述題必定是和法理學相關,大家一定要注意到主觀題和法理學的關系,在復習法理學時,一定要對主觀題進行針對性的復習。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復習方法
首先我們談談理論法學的新增內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為2008年新增的知識,當年考了一道簡答題20分,而2009年不但繼續考察了簡答題,而且考察了5道單項選擇題。2011年在四卷都進行了考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我們在前面的分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作為立法、司法、執法的政治性的基本保證,從黨和國家近幾年針對司法的政策分析,毫無疑問,會更加強調。而落實到司法考試方面,簡答題應當成為一種常態,而客觀選擇題再考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對于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學習,提示大家注意:
第一,教材中只有短短的15頁內容,卻給大家貢獻了近30分,其性價比可能是所有知識點當中最高的。
第二,由于是政治性的內容,因而做題的準確率高,多選選擇題一般全選的準確率最高,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正因為如此,2009年只出了5道單選題。2010年和2011年也在延續。即使是單選題,做對的可能性也遠大于做錯的可能性。這就是政治性題目的好處。而且,2012年的考試,出多項選擇題的可能性極大,希望大家注意。
第三,正因為是政治性的內容,因此,客觀選擇題題目比較容易把握,很難設計出比較有深度或者模棱兩可的選項,只能是在具體知識點的記憶上下功夫。
因此,學習時,一定要緊扣教材,一切以教材的內容為主。首先對付客觀選擇題,對于教材當中的記憶性的知識點比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三個統一的具體含義、四代領導集體的創新等等,一定要牢牢把握;其次,在學習時要掌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各個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樣既有助于大家記憶具體的知識點,又可以幫助大家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體系進行融會貫通,提高簡答題的寫作能力,比如說,把握住三個至上和司法工作者的三性即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以及司法判決的三個效果即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二、法理學復習方法
接下來是法理學的傳統內容。07年客觀題考了23分,08年也是23分,09年雖然考了28分,但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新增加了5分,因此,還是考了23分。可以預計,2012年的考試,傳統法理學的題目,還是23分。法理學一共有四章內容:法的本體、法的運行、法的演進、法與社會。這23分在四章內容的分布非常明確,考試重點就是前兩章:法的本體和法的運行。研究真題的分布,我們可以發現,每年的考題,法的本體和法的運行大約占到考試內容的75%-80%.具體而言,法的本體大概占到每年考試內容的50%左右,法的運行大約占到考試內容的25%-30%.以下我們就每一章的重點,給大家做一個提示。
《法的本體》在法理學的考察當中,幾乎占到半壁江山。重點集中在法的特征和本質、法的價值、法的作用、規則和原則、法的淵源、法的效力、法律關系、法律責任與制裁等,其中特征和本質、規則和原則、法律關系這些點每年必考。
《法的運行》,大約占到考試內容的25%~30%,重點集中在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適用的一般原理等知識點,根據這幾年的命題趨勢分析,這些點都是熱點,而且每年必考。
《法的演進》與《法與社會》作為傳統上的次重點,考察力度不大。法的演進中的重點知識主要有法的產生、法的繼承、法的移植、法系等。《法與社會》當中的重點知識主要有法與社會的關系,法和其他社會規范比如說道德、宗教、政策、原始社會規范等之間的關系。
接下來我們談談法理學的學習方法。
首先,掌握基本概念,一定要把握住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為什么很多同學覺得法理學難學,在學法網司考題庫做題一做就錯,主要原因就是基本概念沒有搞明白,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他實際上是在拿日常生活當中形成的經驗系統在對付專業的法理學問題,屬于風馬牛不相及,有多少道題,你錯多少道。圍繞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設計題目,是法理學命題的一個基本陷阱。這類題目基本占到法理學題目的30%左右。所以,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一定要搞明白,千萬不能在這方面偷懶。
其次,更重要的是掌握這些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法理學當中的許多概念之間都是有其內在聯系的,彼此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比如說,我們法理學教材中的四章內容,法的本體、運行、演進以及法與社會,它們就不是孤立的,他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法的本體,是在研究靜態的法律,它告訴我們大家法律是什么樣的,內部結構是怎么回事,牽涉到法的特征、本質,法的價值、法的作用、法的要素、法的淵源、法的效力、法律關系等知識點。那有靜態的研究,就有動態的研究,我們的第二章,法的運行就是在橫斷面上研究法律是怎么運行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的適用原理等就是比較重要的知識點。那有橫的方面的運行,就有縱的方面的運行,第三章法的演獨角獸司法考試網進研究的就是法在縱的方面的運動,從原始社會沒有法律,到階級社會產生法律,從奴隸社會的法律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再到消滅剝削之后的社會主義的新型法律,再到共產主義,法律消亡。其中很重要的知識點就是法的繼承和移植,法系等。那,我們一直在研究法律,法律是在哪兒,在社會之中。我們的第四章研究的就是法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法與社會中的其他規范之間的關系。總之,四章內容告訴我們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律是什么。我們法理學實際上就是回答一個問題,法律是什么。那有同學說了,說,老師,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怎么回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是什么,比如說,我們和資本主義法律的區別就是突出法律人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有機統一。所以說,我們大家學習法理學,一定要注意掌握他的邏輯結構。具體而言,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以一個知識點輻射其他的知識點的能力,比如說在學習法的特征的時候,把握住法的特征,我們不但應當知道,法律就是法律,而且應當知道法律不是道德,不是宗教,不是政策。這樣我們在學習法的特征的時候就把法和道德的關系,法和宗教、法和政策的關系這一類知識點都復習完了。再比如,有些大家難以把握的知識點,規則和原則、秩序和正義、文義解釋和客觀目的解釋,可預測性和可接受性,這些知識點,單獨的研究,不好理解,但是你把握住其中的邏輯關系,就會發現,理解記憶起來容易得多,而且做題準確率也會高的多。
最后,我們再談談復習材料和真題的問題。
一方面是復習教材的選擇。就法理學的復習,我個人認為,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大本教材的卷一或者是根據該書的“精選本”必不可少。法理學作為理論法學,由于沒有法條作支撐,考試所有的標準答案,就是法律出版社的三大本。你回去研究真題,可以發現,甚至很多題目就是三大本教材中的原話。所以無論大家手頭有多少資料,我想三大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另一方面,關于真題。對于真題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真題。真題很重要,確實,對于重點知識的把握有意義。但是,只做真題夠不夠呢?大家可以想象,你要參加輔導班,老師一定會說真題,你買的輔導材料也一定會有真題,再加上你自己平時對于真題的練習,真題獨角獸司法考試網對于大家檢測自己的實際水平,對于知識點的把握,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那么,此時真題的意義在哪里呢?就在于對于題干的理解上。我們知道,做對一道題,需要三方面的結合,首先,你的知識點要掌握扎實;其次,你要把選項看明白;第三,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必須要把題干分析明白。真題在此時的意義就在于幫助大家研究題干,使你在做題時,通過不斷地練習,能夠把握住命題思路,就題干的理解和命題者達成一致,使你所掌握的知識點有正確的用武之地。總之,真題很重要,但是,只有真題也是不夠的。
三、法制史復習方法
關于法制史,2003年首次列入司法考試大綱以來,分值占卷一的8%左右,這10分內容的分布,也非常明確,中法史6分,外法史4分。
法制史內容不多,而且知識體系性較強。其中中國法制史有(1)西周的法制指導思想、民事制度、訴訟制度,(2)春秋戰國公布成文法、法經、商鞅變法;(3)秦代罪名與刑罰、漢代廢除肉刑、漢律儒家化、春秋決獄;(4)魏晉南北朝的法典結構變化和法律形式發展;(5)唐律疏議及唐代諸項制度;(6)宋刑統、編赦、宋代民事制度;(7)明清司法制度及會審;(8)清末預備立憲與修律;(9)民國憲法變化;
外國法制史有(1)羅馬法:十二表法、國法大全、羅馬法淵源、內容、地位,羅馬法復興(2)英美法:英國法的形成和淵源、美國憲法、司法審查、美國法的歷史地位等等,(3)大陸法:法國憲法、人權宣言、法國和德國的司法制度及其沿革、兩大民法典等。
法制史作為純粹記憶的學科,具有兩個特點:
第一,雖然框架結構比較明確,但是,考察的知識點卻非常細,就這幾年命題的趨勢分析,往往在知識點的廣度上下功夫,一共只有10分,教材當中哪個點都有可能考,很難說哪里是絕對重點。
第二,雖然重點不明確,但是法制史喜歡考第一、最后、獨一無二的標志、例外等考點。比如說,2008年考的名例律何時出現?死刑復奏制度何時出現?這都是第一的、標志性的知識點。所以,碰到這種極端的知識點,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立刻就拿筆做個記號。
另外,由于課程內容的有限性,有兩種現象值得注意,其一,超綱的題目,比如2009年考核的唐朝的民事制度,不是大綱所要求的考點。其二,還有往年刪除掉的考點,又莫名其妙的出現,比如說商鞅變法,大綱中已經明確刪除,但還是考了。
就學習方法學習而言,由于知識點的考察非常細,要求大家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一定要細致,比如說,2009年考明朝的大審3年一次還是5年一次。再比如說,建隆4年的編敕,考察的非常細致。
其次,注意法制史考試的輪換原則,由于是純粹記憶的科目,因此,上一年考過的知識點再考核的可能性非常小,這樣對于我們把握復習范圍有意義。
第三,在具體的學習時,學會掌握歷史背景,法律畢竟受社會生活決定,把握住社會背景,很多非常繁瑣的知識點,可能立刻就記住了。
四、憲法復習方法
憲法2007年、2008年考了21分,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考了23分。考慮到司法考試的均衡性與穩定性,今后的考察,應當就是23分左右。
憲法考試傳統上喜歡考法條,不喜歡考理論。而牽涉到的法律大概有10多部,其中比較重要的有:憲法、憲法修正案、立法法、選舉法、監督法、全國人大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地方組織法、三大自治法等等。傳統上這些法律的考核重點比較明確,但是,2009年對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考察,均屬于非常偏的法條。
一般情況下,憲法基本理論每年必考,憲法修正案每年必考,國家基本制度當中的獨角獸司法考試網Q1973506327選舉制度、自治制度每年都會涉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尤其是基本權利每年必考。國家機構則是憲法考核的絕對大戶,重點集中在中央國家機構的人員結構、職權和工作程序。
其次,憲法喜歡考查熱點問題。比如說2009年的熱點問題涉及到的教育權、監督權、民族區域自治法等都有考察。因此,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觀察每年的熱點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學習方法。憲法部門的考試涉及10多部法律,而且這些法律涉及到的法條,或者是我們日常生活難以用到的,或者是大量的程序性法條,沒有什么理論含量,感覺枯燥,不好記憶。雖然如此,憲法的學習還是有一定的方法。
首先,理論結合實踐。要記住,我們的憲法絕對不是閑法,它實際上是一部政治法,其用語是非常考究的,比如說我們的憲法修正案,大家可能會覺得麻煩無比,難以記憶,許多同學反映根本就記不住,但我告訴大家,非常好記,只要你結合政治背景,參透了背后的政治話語,立刻就能把憲法修正案記住。
其次,要學會分析具體的用詞,從語義分析進行記憶。比如說大家容易混淆的幾個權利。國家保障殘廢軍人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這幾個動詞就有講究,你弄明白了保障、撫恤、優待的具體含義,法條就記住了。
再有就是要注意結合法律的特征以及整個法律體系來理解法條。比如說,國家保護華獨角獸司法考試網僑的正當權利和利益,國家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為什么不一樣呢?理由很簡單,華僑在哪?外國。法有一個重要的特征:普遍性,主權范圍內普遍有效,但是主權之外就夠嗆了,而華僑已經在外國了,我國法律已經不輕易適用了,外國法律自己有規定,所以我國對于華僑的權益保護只能是正當權益,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而歸僑和僑眷由于已經在國內了,當然就是保護合法權益。
第四,學會利用程序進行記憶。比如說,為什么修憲提案主體能是1/5以上代表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而不能是全國人大主席團呢?從程序上很好把握,因為主席團只有開會時才存在,閉會期間不存在主席團,所以他不能提憲法修正案。
最后,關于復習材料。教材非常重要。但是,只有教材還不夠,一本合適的重點法條也比較關鍵。這是我們提示大家的理論法學的學習方法和備考策略,給大家提供一些基本思路和建議,希望對大家的復習考試有所幫助,也預祝大家能夠順利通過2013年司法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