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概述 2011年司考刑訴的基本理念刑事訴訟的理念,包括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相結合、訴訟效率。
1.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是刑事訴訟目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所謂懲罰犯罪,是指通過刑事訴訟程序,在準確及時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基礎上,對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公正適用刑法,以打擊犯罪,是對國家刑罰權的賦予;保障人權,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保障訴訟參與人特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免受非法侵害,是對國家刑罰權的規制。
對刑事訴訟的目的應當側重追究犯罪還是保障人權,認識不一,有所謂犯罪控制模式和正當程序模式之爭。現代法治國家,將保障被迫訴人權利的價值,置于刑事訴訟制度的首位,在兩者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原則上保障人權應當優先于懲罰犯罪。體現在訴訟制度上,表現為司法審查的確立、辯護制度的完善、證據排除規則的確立。
2.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對任何司法制度而言,公正都帶有根本性,而司法公正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個方面。北京司法考試基礎班、強化班、法條班、模考班、點評班、論述班、沖刺班全程視頻,名師授課,僅需800元,加qq: 1971736835,可以享受優惠。,實體公正是結果的公正,指司法裁判應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依據,且適用法律正確。實體公正的實現有利于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增進民眾對訴訟的信賴,穩定社會秩序。
程序公正是指過程的公正,指訴訟參與人對訴訟能充分有效地參與,程序得到遵守,程序違法得到救濟。程序公正的內容包括程序公開、程序中立、程序參與、程序平等、程序安定、程序保障。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孰優孰劣,主要有三種觀點,即實體優先論、并重論和程序優先論。
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其終極目的都在于追求糾紛的公正解決,程序公正具有保障實體公正實現的作用;程序公正對于實體公正又具有獨立性,因為程序公正具有不同于實體公正的評判標準;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還可能出現價值沖突,如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實體公正對裁判可接受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發現事實和適用法律的不確定性,實體公正具有不確定性,而程序公正的特性有助于給這種不確定提供正當性的基礎,況且,受大陸法系司法傳統的影響,我國司法實踐中長期“重實體,輕程序”,也要求我們在追求實體正義的過程中將程序正義放在優先地位。
3.訴訟效率在當代社會,犯罪率日益呈上升趨勢,使刑事司法系統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除了公正以外,效率已成為衡量一國刑事訴訟是否科學與文明的又一重要尺度,世界各國一般都將訴訟效率作為重要的價值目標加以追求。講求刑事訴訟效率就是要求以一定的司法資源投入換取盡可能多的訴訟成果,即降低訴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速訴訟運作,減少訴訟拖延,清理案件積壓。堅持訴訟效率要求在刑事訴訟中做到:(1)嚴格控制審前行為的期間,要求被告人不被拖延地帶到審判官面前;(2)對羈押的期間進行嚴格限定;(3)庭審中奉行不問斷審理原則;(4)廣泛建立簡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