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司考經濟法稅法筆記。2012年司法考試的航船已經揚帆,載上希望的風帆,駛向夢的彼岸。為此獨角獸司法考試網的老師特地為大家總結了法經濟法中的重點知識點,希冀對大家備戰2012司法考試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稅法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稅收關系分為稅收體制關系與稅收征納關系。調整稅收體制關系的法律規范不在考試范圍之內。稅收征納關系分為稅收征納實體關系和稅收征納程序關系,因此稅法主要由兩部分內容組成,一部分是征納實體法,一部分是征納程序法。該部分的復習,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一、稅法
。ㄒ唬┒惙ǖ姆诸
這里的“稅法”是指的實體稅法,實體稅法最常見的分類是按照征稅對象的不同分為流轉稅法、收益稅法、財產稅法、資源稅法和行為稅法。流轉稅法包括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營業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和關稅法;收益稅法包括企業所得稅法、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和農牧業稅法;財產稅法包括房產稅法和契稅法;資源稅法包括資源稅法本身、土地增值稅法、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和耕地占用稅法;行為稅法包括印花稅法、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法、車船使用稅法、屠宰稅法和筵席稅法。對于上述分類應有所了解。起碼談到流轉稅法、收益稅法應知道涉及哪些稅種。
。ǘ┒惙ǖ臉嫵梢
稅收法定,有稅必有稅法,稅種很多,復習時往往感覺到很亂,而實際上稅法的內容是很簡單的,任何實體稅法都是由下列這些要素所構成的:稅法主體、征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納稅期限、納稅地點、稅收優惠、違章處理。實體稅法就是這些要素的羅列,當然,具體到一部實體稅法不見得這些要素全部具備,如《增值稅暫行條例》就沒有稅目要素。
稅法的構成因素中較為重要的有:征稅主體與納稅主體、征稅對象、稅率。這三個要素是任何一個實體稅法都要有的,欠缺其中的任何一個,稅法是無法執行了。
1.征稅主體與納稅主體。關于征稅主體,應當知道我國行使征稅權力的機關有三個,分別是稅務機關、財政機關和海關。財政機關負責征收農牧業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海關負責征收關稅,并代征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代交通管理部門征收船舶噸稅。其余的稅種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一談到納稅主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企業與個人,這里必須要知道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很多情況下都會成為納稅的主體。
2.征稅對象。征稅對象是區分稅種的標志,如流轉稅以流轉額為征稅對象、收益稅以所得額為征稅對象。一個納稅人可能要涉及到多種納稅的納稅義務,這是因為針對的征稅對象不同。在復習每一個具體稅種時都應予以注意,當給出一些具體情況讓選擇繳納哪一種稅時就會運用到。
3.稅率。稅率是稅法的核心要素,代表著征稅的深度。我國稅率的基本形式有:定額稅率、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采用定額稅率的稅種有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采用比例稅率的稅種最典型的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累進稅率分為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和超率累進稅率,現行稅法只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和超率累進稅率,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的稅種是個人所得稅的某些稅目;采用超率累進稅率的稅種是土地增值稅。
此外,稅收優惠也是稅法的構成要素,提起稅收優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減稅與免稅,學完稅法應知道稅收優惠形式是很多的,主要包括:減稅、免稅、退稅、再投資抵免、加速折舊、虧損彌補和延期納稅等。
為便于大家復習流轉稅法,我們先總括性的介紹一下流轉稅的法律設計。一般情況下,對貨物的銷售,征收增值稅;對勞務的提供,征收營業稅。由于流轉稅采用比例稅率,稅負保持中性,這樣使得流轉稅的征收,無法發揮對經濟的調節作用,為兼顧稅收調控作用的發揮,在對貨物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又選擇了特定消費品加征一道消費稅。因此,增值稅與消費稅的關系就是一種遞進的關系,凡征收消費稅的商品,肯定是要征收增值稅的,但反之則不盡然;增值稅與營業稅的關系就是一種互補的獨角獸司法考試網Q1973506327關系,增值稅側重于對貨物征稅,營業稅側重于對勞務征稅,兩種稅的征收不相重復。
二、分類
(一)增值稅法
增值稅是以商品流通和勞務服務在各個環節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增值稅主要針對貨物征稅,當給出的條件是銷售貨物時,首先應考慮增值稅。但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不僅限于貨物,還包括兩項勞務,這兩項勞務是加工勞務和修理修配勞務。對于這兩項勞務應特別注意,是征收增值稅不征收營業稅的。
增值稅的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勞務、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不得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的征收不考慮納稅人的盈虧狀況,只要搞經營活動有增值額出現,就要征稅。當考試給出的是銷售收入額的時候,一般涉及增值稅的繳納問題。
增值稅是針對貨物的,但應當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貨物的銷售都要繳納增值稅,有兩項貨物的銷售是征收營業稅而不征收增值稅的,這兩項貨物是:銷售不動產和轉讓無形資產。這是需要特別加以注意的地方,在進行選擇時應考慮到。
增值稅是多環節征稅,商品每流轉一道,有增值額存在,就要征收增值稅,增值稅是價外稅,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稅款是單獨列明的。
增值稅設計有零稅率,適用于出口貨物。增值稅的減免稅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無權決定減免稅。
。ǘ┫M稅法
消費稅是以特定消費品的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消費稅是對貨物的銷售普遍征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特定的消費品加征的一道稅。消費稅純粹是針對貨物的,在我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這些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在消費稅的復習中有兩點需要加以特別注意:一是特定消費品的范圍,二是征稅環節的單一性。依據消費稅法,特定消費品是指如下五類消費品:①過度消費對人類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消費品,如煙、酒及酒精、鞭炮和煙火;②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化妝品等;③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如小汽車、摩托車等;④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石油類消費品,如汽油、柴油;⑤具有財政意義的消費品,如護膚護發用品、汽車輪胎。消費稅與增值稅的道道征稅不同,只征收一道,這一道是出廠環節,進口則是在進口報關環節。
在考試中,當給出貨物的銷售額,而又不是針對扣除成本、費用、損失后的余額時,應首先考慮增值稅。接下來看銷售的貨物是否在特定消費品的范圍內,若不在范圍內,則不存在消費稅的繳納問題;若在范圍內,還涉及消費稅的繳納問題。消費稅基本不存在免稅的問題,只對出口消費品免征消費稅。
。ㄈI業稅法
營業稅是針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營業收入額征收的一種稅。營業稅與增值稅主要針對貨物征稅相反,主要針對勞務征稅,外加兩項貨物的銷售,這兩項貨物是:轉讓無形資產與銷售不動產。當考試給出的條件是提供勞務時,首先應考慮營業稅的繳納。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勞務提供都要繳納營業稅,有兩項勞務應特別予以注意:這兩項勞務是加工勞務和修理修配勞務,這兩項勞務屬于增值稅的應稅勞務,不屬于征收營業稅的范圍。營業稅的納稅人兼營多項勞務,應分別予以核算。未分別核算的,按稅率最高的勞務計算征稅。營業稅的減免稅是非常嚴肅的,減免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
三、企業所得稅法及個人所得稅法
。ㄒ唬┢髽I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是針對內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企業所得稅與上述三種流轉稅種不考慮盈虧狀況不同,以企業經營有成果為征稅的前提條件。在企業所得稅的復習中,應注意三點:
1.這里的企業包括所有的內資企業,內資企業來自于中國境內、外的全部所得都要按照中國企業所得稅法納稅。這里的全部所得包括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其他所得如利息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
2.企業所得稅采用比例稅率。
3.企業所得稅以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為計稅依據。準予扣除項目是指成本、費用、損失。
因為必讀法規中沒有《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關于企業所得稅掌握上述內容就可以了。
(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外商投資企業和外獨角獸司法考試網國企業所得稅是針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在這個問題中,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1.納稅人的范圍。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
、僦型夂腺Y經營企業;
、谥型夂献鹘洜I企業;
、弁赓Y企業:
、茉谥袊硟仍O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輿]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而有來源于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這里應特別注意的是⑤。
2.征稅范圍上的差異。外商投資企業就來源于中國境內、外的全部所得負有向中國政府納稅的義務,而外國企業僅就來自于中國境內的所得負有向中國政府納稅的義務。
3.適用稅率與計稅依據上的差異。外商投資企業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取得應納稅的所得額,適用30%的稅率計算納稅,另外附征3%的地方所得稅。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或者雖然設有機構、場所,但所得與該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收入全額按20%的稅率征稅。就是說,要注意外國企業所使用的稅率不是一個,而且應注意適用30%的稅率時是以應納稅的所得額為計稅依據的,適用20%的稅率時是以收入的全額為計稅依據的。
。ㄈ﹤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在考試中是個重點,每年必考,在復習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居民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居民納稅人應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納稅;非居民是指居民以外的人,非居民僅就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納稅。在這里應注意居民與非居民的劃分標準,不是是否擁有中國國籍,外國人、無國籍人如果在中國境內居住滿365天,屬于居民的范圍,就其來自境外的所得負有向中國政府納稅的義務。
2.征稅范圍與免稅、減稅項目。依據稅法,個人的下述所得應當納稅: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這里應注意:個體戶在稅法上按照個人對待,生產經營所得需要納個人所得稅,而不是企業所得稅。
下述所得屬于免稅項目:省級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級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各項獎金;國債、金融債券的利息;按照國家規定統一發給的補貼、津貼;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保險賠款;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按照國家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等。在上述免稅的所得中,應注意獎金必須是省、部級以上單位頒發的,否則不能享受免稅待遇;利息免稅僅限于國債和金融債券,股票、公司債券的利息、儲蓄存款的利息都是要納稅的;離、退休人員的工資,不管是多少均不納稅。
當給出一些具體項目時,應做到能從中選擇出來哪些征稅哪些不征稅。
下列情形下的所得,經批準可以減稅: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3.利率。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個體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其余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稅率。在采用比例稅率的所得中,有兩個地方較為特殊,應適當予以注意:一是稿酬所得按應納稅額減征30%;二是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征稅。
4.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在所得稅制度中應搞清楚所得額、應納稅的所得額和應納稅額三個概念。應納稅額是依據稅法規定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應當向稅務機關繳納的稅款;應納稅的所得額是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是把所得額按照稅法規定的方法進行調整后的數額。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不同性質的所得在計算納稅額時不允許相加,如張某某月取得了勞務報酬1萬元,該月還取得了稿酬5000元,在計算張某應納的稅款時是不能把這兩項不同性質的所得加總在一起的,必須分別計算納稅。
依據稅法,工資、薪金所得按月納稅,以所得額減去1600元作為應納稅的所得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年納稅,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成本、費用、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必要扣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按次納稅,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800元作為應納稅的所得額;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減除20%的費用,余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納稅,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的所得額。
四、稅收管理法
稅收征收管理法包括稅務管理、征收管理、稅務檢查、法律責任與稅務爭議的解決四個方面內容,復習的重點在征收管理上,其中有關稅收征收管理的措施每年必考。在復習時應以法條為主,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愂照魇展芾矸ǖ倪m用范圍
《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簡稱征管法)是為稅務機關組織征收稅款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財政機關(負責耕地占用稅、契稅、農業稅、牧業稅)組織征稅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海關征稅時不適用征管法。當給出一些具體稅種時應選擇出來哪些稅種的征收管理適用《征管法》,哪些不適用《征管法》。
。ǘ┒悇展芾
稅務管理是征收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主要內容是稅務登記、賬簿與憑證管理、納稅申報。稅務管理的有關內容曾經考過,如稅務管理的三項內容、納稅的延期申報等,在這里主要應注意稅務登記。
1.稅務登記。稅務登記是稅務機關與納稅人建立稅務聯系的開始,關于稅務登記,首先應注意稅務登記的主體是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以下簡稱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企業在本地設立的分支機構無須稅獨角獸司法考試網Q1973506327務登記。其次應知道稅務登記分為設立稅務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設立稅務登記和變更登記均在工商登記之后辦理,注銷登記則必須在工商注銷登記之前辦理。2001年修訂《征管法》時,加強了稅務登記的管理,強調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定期向稅務機關通報工商登記的有關情況;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持稅務登記證在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賬戶和其他存款賬戶,并將其全部賬號報告稅務機關。
2.賬簿與憑證的管理。賬簿、憑證管理是直接影響到稅收征納的一種基礎性管理。關于賬簿、憑證管理,應注意賬簿的設置時間、稅務會計的決定權與發票的印制管理。依據法律,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內設置賬簿;企業的會計與稅務會計發生沖突時,稅務會計具有最終決定權;發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指定的企業印制。
3.納稅申報。至于納稅申報,應當知道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均有納稅申報的義務,即使是依照規定享受減稅、免稅待遇的納稅人,在減稅、免稅期間也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
。ㄈ┱魇展芾碓谡魇展芾碇,應注意以下幾點:
1.稅收法定原則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的決定。稅務機關征稅不得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緩征收或者攤派稅款。違反稅收法定原則的行為都是無效的。
2.稅款繳納管理
。1)按期納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或稅務機關依照法律法規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解繳稅款,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解繳稅款的,從滯納之日起,每天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此處應注意與《海關法》規定的每天加收千分之一的滯納金不同。
。2)延期納稅。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納稅的,經省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納稅,延期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這里應注意三點:一是延期的期限為最長3個月,二是扣繳義務人不存在延期解繳稅款的問題,三是延期納稅的審批權在省級稅務局。
(3)嚴格減稅、免稅管理。稅收法定,法律規定有減稅、免稅的,納稅人經申請,有審批權的稅務機關批準,可以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待遇。地方各級政府、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作出的減稅、免稅決定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并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3.稅務機關征收稅款時可以采取的措施
稅務機關在稅收征管中可以視情況采取核定稅款、調整應納稅額、稅收保全、稅收強制執行等措施。
(1)核定稅款。稅務機關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采取核定應納稅款的權利,應注意看一看《征管法》第35條,稅收法定,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稅務機關便不能采用核定應納稅款的權利。
。2)調整應納稅額。這是針對關聯企業采取的一項措施,目的是為了防止避稅。
(3)稅收保全措施。稅收保全措施是在納稅期之前采用的,防止納稅人逃避納稅義務,保障國家稅款的措施。關于這項措施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稅收保全措施只能對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采用,對其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采用。
、诓扇《愂毡HТ胧┑臈l件有兩個:一是稅務機關有根據認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有逃避納稅義務的行為,在規定的納稅期之前責令納稅人限期繳納稅款;二是在限期內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有明顯的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以及其他財產或者應納稅的收入的跡象,遂責成納稅人提供擔保,納稅人又不能提供納稅擔保。
③采取稅收保全措施的程序是經縣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稅收保全措施不得由法定的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行使。
、芏愂毡H胧┑膬热萦卸阂皇菚嫱ㄖ{稅人的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凍結納稅人的金額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存款;二是扣押、查封納稅人的價值相當于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這里需要注意:稅務機關采取保全措施時不能拍賣或者變賣扣押、查封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只有在納稅人在限期屆滿仍不繳納稅款時,才能依法拍賣或者變賣,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采取的具體保全措施應與應納稅款大體相當;個人及其所撫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須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稅收保全措施的范圍內;采取稅收保全措施時不需要借助司法機關。在稅收保全措施中應注意區分采取稅收保全措施的條件與具體的稅收保全措施。
。4)稅收強制措施。稅收強制措施是在納稅人未履行納稅義務,經采取一般的征管措施無效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一項強制納稅人盡納稅義務的措施。
①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既可以對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采用,也可以對扣繳義務人和納稅擔保人采用,這一點與稅收保全措施不同。但稅收強制措施與稅收保全措施一樣,對非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如個人納稅人不得采用。
、诓扇《愂諒娭拼胧┑臈l件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獨角獸司法考試網按照規定繳納、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就是說,在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繳納、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繳納所擔保的稅款時,并不能直接采取強制措施,必須要責令限期繳納,逾期屆滿時才能采用。
、鄄扇《愂諒娭拼胧┍仨毥浛h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強制措施不得由法定的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行使。
、芏愂諒娭拼胧┑膬热萦卸阂皇菚嫱ㄖy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包括滯納金。二是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于應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包括滯納金,同樣,個人及其所撫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須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強制措施的范圍內。這里需要注意:稅務機關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不需要借助于司法機關;稅收強制措施與稅收保全措施的具體措施不同的,應區分開來。
(5)對于沒有按照規定辦理稅務登記以及臨時經營的納稅人的征管措施。稅務機關可以核定其應納稅額,責令繳納;不繳納的,可以扣押其價值相當于應納稅的商品、貨物;扣押后仍不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扣押的商品、貨物,以拍賣所得抵繳稅款。這里應注意的是:稅務機關無權直接采取扣押措施,但扣押時不需經縣級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扣押后稅務人員未經縣級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無權拍賣或者變賣所扣押的商品或貨物。也就是說,從核定應納稅額,到扣押,再到拍賣或者變賣,這些措施的采用是依次遞進的。
4.保護稅收的措施保護稅收的措施基本上都是2001年修訂《征管法》時新增加的內容。
(1)離境清稅措施。即離開中國應結清稅款、滯納金或者提供擔保,否則稅務機關可以通知海關阻止其出境。這是防止納說人逃避納稅義務的一項措施,這項措施針對的主體是納稅人或者他的法定代表人。
(2)稅收優先原則。這里的“優先”是指三個方面:第一稅收優先于無擔保債權;第二拖欠國家稅款在先,設定擔保在后,稅收應當優先于這種有擔保的債權;第三稅收優先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3)納稅人合并、分立時納稅義務的承擔。納稅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應報告稅務機關并繳清稅款,否則由合并后的納稅人繼續履行未履行的納稅義務,或者由分立后的納稅人對未履行的納稅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4)限制處分財產。欠繳稅款數額較大的納稅人處分不動產或者大額資產之前,應報告稅務機關。
。5)行使代位權、撤銷權。這是從合同法上借鑒過來的,不再加以介紹。
5.稅款的退還、補繳和追征
。1)稅款的退還。對于納稅人多繳納的稅款,稅務機關發現后應予退還,納稅人自繳納稅款之日起3年內發現的,可以要求退還;稅款繳納3年后發現的,便不得再請求退還。這里的3年在性質上屬于除斥期間。
。2)稅款的補繳。對于因稅務機關原因導致的稅款少繳納或少解繳,稅務機關在3年內發現的,可以要求補繳稅款,但不得請求滯納金;3年后發現的,稅務機關便喪失了請求的權利。
。3)稅款的追征。對于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造成稅款少繳納或少解繳的,稅務機關可以在3年內追征;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5年。這里應注意,追征期3年或5年是針對納稅人主觀上沒有故意這種情況的,若主觀上有故意則屬于偷稅、欠稅或是騙稅,追征期是無限的。
(四)稅務檢查稅務檢查,注意稅務機關檢查的范圍不包括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會計核算地,稅務檢查時對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可以采取稅收保全措施與強制執行措施。其他一般了解就行了。
。ㄎ澹┻`反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法律責任在這個問題中主要應注意一下什么是偷稅、欠稅、騙稅和抗稅,以及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的,其具體的責任是由稅務機關對扣繳義務人罰款,并向納稅人追繳稅款。這也是修訂《征管法》時變動了的一個地方。
。┒悇諣幾h的解決稅務爭議有兩類:一類是納稅上的爭議,一類是處罰上的爭議。這兩類爭議在解決的方法上不盡相同,考試中出現了,應先看清楚是哪一類爭議再進行選擇。
1.納稅上爭議的解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或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擔保,然后才能向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上一級稅務機關應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復議決定;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未經復議法院不予受理訴訟;未經納稅或解繳稅款,又不提供擔保的,稅務機關不受理復議申請。就是說,納稅上爭議的解決程序是:先納稅,再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進行訴訟。若不納稅又不提供擔保,納稅上的爭議不予解決。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稅是憑借國家的政治權力征收的,稅的征收帶有強制性。
2.處罰上爭議的解決。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或強制執行措施、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向法院起訴;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這里復議不是必經程序。另外應注意,當事人對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稅務機關自身可以采取上述強制執行措施,也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考點提示]個人所得稅與《征管法》中的征收管理是每年必考的內容,是本節的重點。對其他內容也應整體有所了解,做到對稅法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以應付其他部分的靈活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