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免费在线电影_欧美中文在线视频_yogavideoxxxx - 91久久久www播放日本观看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復習指導 >>【民法】
2012司考考點物權變動公示公信原則

  2012司法考試民法考點物權變動公示公信原則。物權變動公示公信原則:所謂公示,是指物權在變動時,必須將物權變動的事實通過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會公開,從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情況,否則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一、司考物權變動公示原則

  所謂公示,是指物權在變動時,必須將物權變動的事實通過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會公開,從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情況,否則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

  世界各國在公示方式上大體都采用相同的方式:就動產而言其公示方式乃是占有;就不動產而言乃是登記。

  二、司考物權變動公信原則

  所謂公信原則是指一旦當事人變更物權時,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了公示,則即使依公示方法表現出來的物權不存在或存在瑕疵,但對于信賴該物權的存在并已從事了物權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認其具有與真實的物權存在相同的法律效果,以保護交易安全。

  公示與公信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公信原則是公示原則的必然邏輯結果。公信原則集中體現在善意取得制度上。

  三、基于法律行為的物權變動

  我國物權依據法律行為而進行變動的兼采折中主義和意思主義,但是以折中主義為原則。

  1、我國原則上采納了物權變動的折中主義。即依據法律行為而發生物權變動僅需要一個法律行為(即買賣合同、贈與合同、互易合同等),而不需要在債權合同之外另行實施物權合意,但是物權變動必須要進行登記或者交付動產等公示行為,從公示行為完成之時去物權變動生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登記或者未交付僅僅是物權不發生變動,而債權合同則已經生效,若合同生效后出讓人不辦理登記或者交付標的物的構成違約行為,受讓人可以訴請法院判決其協助登記或者交付標的物。

  2、但是在下列情形物權變動則采意思主義,即物權從債權合同生效時發生變動,但是不登記不發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1)土地承包經營權,從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流轉的從相應的流轉合同生效時發生效力,但是未登記不發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物權法》第127、129條)

  (2)地役權,從設立合同生效時發生效力,但是未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物權法》第158條)

  (3)動產抵押,從抵押合同生效時發生效力,但是為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物權法》第187、188與189條的)

  四、不動產登記

  (一)登記的概念

  所謂登記是指經權利人的申請由登記機關將物權的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記載在登記簿上,從而對于物權的變動予以公示的行為。不動產登記分為三種登記,分別為: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

  (二)登記的效力

  (三)關于不動產登記簿的效力

  1、不動產登記機關應當設置和保管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2、不動產登記機關應當為不動產權利人出具權利權屬證書

  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

  3、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四)更正登記

  不動產登記錯誤的真正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登記機關將有關登記事項予以更正是為更正登記。

  不動產登記機關進行更正登記的前提是:申請人有獨角獸司法考試網確鑿的證據證明登記錯誤的;或者登記名義人同意進行更正登記的。

  有這兩種情形之一的登記機關應當予以更正。

  (五)異議登記

  1、異議登記的概念

  所謂異議登記是指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存在錯誤為了防止其利益受有損害請求登記機關將其對于該不動產登記簿的異議予記載在案從而防止第三人善意取得的臨時性法律制度。

  2、異議登記的法律后果

  (1)異議登記后針對該異議事項第三人不能再構成善意,因此也就無法善意取得該項物權。

  (2)異議登記后異議申請人必須在十五日內起訴,不起訴的異議登記失效。

  (3)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例如:甲被登記為一房屋的所有人,乙認為登記有錯誤主張其獨角獸司法考試網Q1973506327自己是真正的權利人,那么乙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異議登記后甲仍然可以將該房屋轉讓給丙,但是若事后經法院判決乙為真正的權利人那么丙不能主張其已經善意取得該不動產。若經法院判決甲是真正權利人乙的異議登記不正確,那么丙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乙由于申請異議登記錯誤那么應當對甲所遭受的損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六)預告登記

  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五、動產的交付

  (一)交付作為動產物權的變動的生效要件

  動產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是交付,交付是指移轉標的物的占有,依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動產交付有如下四種方式:

  1、現實交付,是指將標的物的占有直接移轉給對方當事人。

  2、簡易交付,是指受讓人已經占有動產,如受讓人已經通過寄托、租賃、借用等方式實際占有了動產,則于物權變動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

  3、占有改定,即動產物權的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特別約定,標的物仍然由出讓人繼續占有。這樣,在物權讓與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

  4、指示交付,即動產由第三人占有時,出讓人將其對于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

  (二)車輛、船舶、航空器

  交付生效要件,登記對抗要件。

  六、因法律行為以外的其他法律事實而引起的物權變動

  (一)物權變動的時間

  因法律行為以外的其他法律事實引起的物權變動不需要進行公示,也就是說不動產物權的變動無須進行登記而動產物權的變動則無須交付,物權變動從各法律事實發生之日起生效。具體如下:

  1、 基于生效法律文書而發生物權變動的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2、基于繼承或者受遺贈而取得物權的

  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3、因事實行為而發生物權變動的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二)登記的效力

  基于法律行為以外其他法律事實而取得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分享到:
班次名稱 班次介紹 優惠價 購買
客觀題精英班 1380 購買
VIP協議班 2980 購買
科舉社群班 4980 購買

必要說明:支付后請聯系報名老師或在線客服老師,為您及時開通課程。

關于我們 | 常見問題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加入收藏
在線咨詢 課程咨詢 網授咨詢 面授咨詢 圖書咨詢 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