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免费在线电影_欧美中文在线视频_yogavideoxxxx - 91久久久www播放日本观看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復習指導 >>法理學
2012年司試法理學法與道德的區別

     2012年司試法理學法與道德的區別。法的本體在法理學中內容最多,在歷次司法考試中所占分值也最多,基本上占到法理學總分的50%左右,法律關系是法的本體這一章節中的重點內容,考生要重點掌握此知識點的含義。獨角獸司法考試網的老師針對這一知識點為大家整理了一下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所幫助。
 

精彩文章推薦:

 

3次備考總結出的復習經驗

 

非法本的通過司法考試掏心窩話

 

解答司法考試刑法案例分析題怎么辦?

 

 

  法與道德的區別

  1.生成方式上的建構性與非建構性。法在生成上往往與有組織的國家活動相關,由權威主體經程序主動制定認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構性。道德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自然演進生成,不是自覺制定和程序選擇的產物,自發而非建構是其本質屬性。

  2.行為標準上的確定性與模糊性。法有獨角獸司法考試網特定的表現形式或淵源,有肯定明確的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體確切,可操作性強;同時,其被任意解釋和濫用的余地小,易排斥恣意擅斷。道德無特定、具體的表現形式,往往體現在一定的學說、輿論、傳統和典型行為及后果中,其對行為的要求籠統、原則、標準模糊,只具一般傾向性,理解和評價易生歧義。

  3.存在形態上的一元性與多元性。法在特定國家的體系結構基本是一元的,法律上的決策一致是其本性和要求,而這種決策上的一致是通過程序上的正統性達致的。由於信念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在本質上是自由、多元、多層次的。與此相關的士法律評價的共通性與道德評價的個體化。

  4.調整方式上的外在側重與內在關注。法一般只規范和關注外在行為,一般不離開行為過問動機,其所有縝密的設置都主要針對外在行為。道德首先和主要關注內在動機,不僅側重通過內在信念影響外在行為,且評價和譴責主要針對動機。

  5.運作機制上的程序性與非程序性。法式程序性的,程序是法的核心。道德的重心在於義務或責任。

  6.強制方式上的外在強制與內在約束。法與有組織的國家強制相關,通過程序進行針對外在行為,表現為一定的物質結果。道德在本質上是獨角獸司法考試網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強制是內在的,主要憑借內在良知認同或責難。

  7.解決方式上的可訴性與不可訴性?稍V性是法區別于一切行為規則的顯著特征。此外,法的可訴性還意味著爭端和糾紛解決的終局性和最高權威性。道德不具有可訴性,主要表現為無形的輿論壓力和良心譴責,且輿論的評價或譴責往往是多元的。

分享到:
班次名稱 班次介紹 優惠價 購買
客觀題精英班 1380 購買
VIP協議班 2980 購買
科舉社群班 4980 購買

必要說明:支付后請聯系報名老師或在線客服老師,為您及時開通課程。

關于我們 | 常見問題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加入收藏
在線咨詢 課程咨詢 網授咨詢 面授咨詢 圖書咨詢 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