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免费在线电影_欧美中文在线视频_yogavideoxxxx - 91久久久www播放日本观看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復習指導 >>法制史
2013年司法考試:中國法制史(二)

     導語:2013年司法考試:中國法制史(二)。2013年司法考試備戰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為了各位考友能夠更好地復習應戰,獨角獸司法考試網小編特為大家帶來以下內容,希望能對各位的備考有幫助。中國法制史分三部分為大家整理。本文為第二部分——唐宋至明清時期的法制。

 
  武德律——唐代第一部法典。
 
  貞觀律——基本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
 
  永徽律疏——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中國歷史上至今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在中國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為重要的地位。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六殺——依犯罪人主觀意圖區分,分為謀殺、故殺、斗殺、誤殺、過失殺、戲殺。
 
  六贓——即六種非法獲取公私財物的犯罪。受財枉法、受財不枉法、受所監臨、強盜、竊盜、坐贓。
 
  保辜——指對傷人罪的后果不是立即顯露的,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五刑——笞(10-50)、杖(60-100)、徒(1-3年)、流(2000-3000里)、死(斬/絞)
 
  刑罰原則
 
  公罪與私罪——按是否為謀私利分。
 
  自首——1與自新的區別;2一些犯罪由于后果已經無法挽回所以不適用自首;3自首可以免罪但需退還贓物;4自首不實與自首不盡。
 
  類推——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獨 角獸 司法考 試網
 
  化外人——同國籍外國僑民在中國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屬本國法律處理,實行屬人主義原則;不同國籍僑民在中國犯罪者,按唐律處罰,實行屬地主義原則。
 
  宋刑統——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將性質相同或相近的律條及有關敕、令、格、式、起請等條文作為一門。收錄了五代時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種律令合編的法典結構。
 
  編敕——是將一個個單行的敕令整理成冊,上升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種立法過程。
 
  契約規定——買賣契約、租賃契約、租佃契約、典賣契約、借貸契約。
 
  禁婚規定——五服以內禁婚,但姑舅兩姨兄弟姐妹結婚并不禁止;官人在任之日不得與部下百姓交婚,但定婚在前,任官在后的除外。
 
  戶絕與繼承——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親屬(命繼);繼子與絕戶之女均有繼承權,但只有在室女的,在室女享有3/4的財產繼承權,繼子享有1/4的繼承權。只有出嫁女的,出嫁女享有1/3的財產繼承權,繼子享有1/3,另外1/3收為官府所有。
 
  四等人——元代法律特點之一為以法律來維護民族間的不平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大明律——一改傳統刑律體例,共7篇,即名例、吏、戶、禮、兵、刑、工。
 
  明大誥——集中體現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
 
  大清律例——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為例。
 
  大明會典——行政法典。
 
  大清會典——行政法典。
 
  罪名與刑罰(折杖法,刺配,凌遲——南宋《慶元條法事類》中正式作為法定死刑的一種,充軍,奸黨罪)
 
  刑罰原則(從重從新,重其所重輕其所輕)
 
  司法制度
 
  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中央監察機構。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并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分設臺院、殿院、察院。
 
  審刑院——宋,地方上報案件必須先送審刑院備案,后移送大理寺、刑部復審,再經審刑院詳議,交由皇帝裁決。
 
  提點刑獄司——宋太宗時起加強地方司法監督,在州縣之上,設立提點刑獄司,作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機構。
 
  刑訊——1刑訊條件;2刑訊方法,使用符合標準規格的常行仗,拷囚不得超過3次,每次應間隔20天,總數不得超過200,拷訊數滿仍不承認的,應當反拷告狀之人,以查明有無誣告情形;3具有特權身份的人、老幼廢疾之人禁止使用刑訊。
 
  仇嫌回避原則——《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獨角 獸 司法 考試網
 
  翻異別勘——在訴訟中人犯否認口供稱翻異,事關重大案情,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機關重審稱別勘。
 
  審級管轄廷杖——由皇帝下令,司禮監監刑,錦衣衛施刑,在朝堂之上杖責大巨的制度。
 
  廠衛——明代特務司法機關,廠是直屬于皇帝的特務機關;衛是指皇帝親軍十二衛中的錦衣衛。
 
  明代會審——1九卿會審——六部尚書、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會審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決但囚犯仍翻供不服的案件;2朝審——三司會同公侯伯爵,在吏(戶)部尚書主持下會審重案囚犯;3大審——司禮監一員在堂居中,尚書各官列居左右,會同三法司在大理寺共審囚犯。
 
  清代會審——1秋審——是最重要的死刑復審制度。秋審的對象是全國上報的斬絞監候案件,每年8月在天安門金水橋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等重要官員會同審理。;2朝審——是對刑部判決的重案及京師附近的絞斬監候案件進行的復審,于每年霜降后10天舉行。案件經過秋審或朝審后的處理為情實、緩決、可衿、養承嗣;3熱審——是對發生在京師的笞杖刑案件進行重審的制度,于每年小滿后10天至立秋前1天,由大理寺官員會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辦司共同進行,快速決放在監笞杖刑案犯。
分享到:
班次名稱 班次介紹 優惠價 購買
客觀題精英班 1380 購買
VIP協議班 2980 購買
科舉社群班 4980 購買

必要說明:支付后請聯系報名老師或在線客服老師,為您及時開通課程。

關于我們 | 常見問題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加入收藏
在線咨詢 課程咨詢 網授咨詢 面授咨詢 圖書咨詢 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