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免费在线电影_欧美中文在线视频_yogavideoxxxx - 91久久久www播放日本观看

您目前的位置: 首頁 >> 復習指導 >>【民法】
2013年司法考試民法重點解析: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一、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夠基于自己的意思,獨立為法律行為的資格。
 
  判斷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要以行為人的年齡、智力、精神狀態為基礎,考查其對行為的性質和后果能否認識和預見。行為能力與權利能力一樣,不得拋棄。
 
  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不同。民事權利能力是參加法律關系的資格,這種資格與當事人的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無關。民事行為能力是以自己的行為參加法律關系的資格,行為能力作為一種資格受當事人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的限制。
 
  提問:無行為能力人能申請專利嗎?
 
  解析:能。無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知識產權的主體(權利能力)。
 
  提問:《公司法》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擔任董事、監事和高管,那也就不能成為股東了,對嗎?
 
  解析:董事、監事和高管要親自執行公司事務,因此必須為完全行為能力人。股東可以不親自參與股東事務,因此可以是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還可以作為發起人(有此權利能力)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但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進行(沒有行為能力或者行為能力不足)。
 
  例:限制行為能力人因行為能力不足不能從事、且不能被代理的法律行為有:答案:ABC。
 
  A.立遺囑
 
  B.作為遺囑見證人
 
  C.作為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D.買賣
 
  二、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類型☆☆☆
 
  (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通》第11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獨 角獸 司法考 試網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民通》第12條第1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進行的民事活動是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行為后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方面認定。另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9條,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民通》第13條第2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進行的民事活動,是否與其精神健康狀態相適應,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狀態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行為后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方面認定。
 
  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為的民事行為,單獨行為一般為無效(如設立遺囑),因為單獨行為不是為自己設定權利,而是為自己設定義務。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為的合同行為則分為有效和效力未定兩種情況,因為合同在為自己設定義務的同時,又獲得了權利,且合同為日常生活所必需,單獨行為并非為日常生活所必需。
 
  《合同法》第47條第1款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例:甲十七歲,以個人積蓄1,000元在慈善拍賣會拍得明星乙表演用過的道具,市價約100元。事后,甲覺得道具價值與其價格很不相稱,頗為后悔。關于這一買賣,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買賣顯失公平,甲有權要求撤銷
 
  B.買賣存在重大誤解,甲有權要求撤銷
 
  C.買賣無效,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D.買賣有效
 
  答案:D。解析:(1)顯失公平的合同及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合同,本題不存在意思表示瑕疵的問題,故排除AB。(2)甲十七歲,按一般常識,能夠認識1000元買賣的效果,故選擇D,排除C。
 
  (三)無民事行為能力
 
  《民通》第11條規定:“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第13條第1款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無行為能力人不能親自實施法律行為。獨 角獸 司法 考試網
 
  例:張某丟失一條貴賓犬,在報紙上發表啟事說:“送還者給賞金1萬元。”李某(9歲)送還貴賓犬。請問李某是否有權利獲得1萬元?法律依據是什么?
 
  解析:有權利。《民通意見》第6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懸賞廣告中所說的1萬元賞金,就是條文中所說的報酬。
 
 。ㄋ模┬袨槟芰εc行為效力的對應
 
  無行為能力:無效行為(純獲利益的除外)
 
  限制行為能力:
 
 、儆行Вㄅc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
 
 、谙蛴行мD化(追認)
 
  ③效力待定(與其年齡、智力狀況不相適應)
 
 、芟虼_定地無效轉化(拒絕追認)
 
  完全行為能力:有效
 
  【注意】對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
 
  提問:張某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向法院申請宣告自己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是否可以?
 
  解析:不可以。《民通》第19條規定:“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據此,“降格”,須利害關系人申請(本人不能申請,是因為行為能力不得放棄):“升格”,本人及利害關系人均可申請。
分享到:
班次名稱 班次介紹 優惠價 購買
客觀題精英班 1380 購買
VIP協議班 2980 購買
科舉社群班 4980 購買

必要說明:支付后請聯系報名老師或在線客服老師,為您及時開通課程。

關于我們 | 常見問題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加入收藏
在線咨詢 課程咨詢 網授咨詢 面授咨詢 圖書咨詢 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