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之債的內容:返還范圍
根據《民法通則》第92條和《民通意見》第131條,成立不當得利之債的,受害人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返還范圍是:所受利益和孳息。具體而言:①原物存在的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折價返還;原物毀損后存在代位物(如保險金、賠償金)的,應返還原物的代位物。②所受利益依其性質不能返還(如獲利為物的使用和占有;再如獲利為他人提供的勞務)的,應返還其價額(如相當期限的租金、相當數額的工資)。③所受利益產生的孳息(自然孳息與法定孳息),亦應返還。
須注意:不當得利制度的規范目的重在去除不當得利,而非損害賠償,故:得利少于損失時,返還的數額以得利為準;得利大于損失時,返還的數額以損失為準。這是由不當得利請求權的作用所決定的,它只有這個本事(見【例6】和【例7】)。
【例6】甲委托乙保管一部相機(市場價值3萬元)。期間,乙擅自以自己的名義,將相機以2.8萬元的價格出賣給不知情丙,并交付。①丙善意取得相機的所有權。②因乙的得利少于甲遭受的損失,若甲對乙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主張的數額應為2.8萬元。③若甲對乙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主張的數額可為3萬元。④此例彰顯了不同的債權請求權具有不同的功能。也彰顯了請求權競合制度的價值之一。
【例7】甲委托乙保管一部相機(市場價值3萬元)。期間,乙擅自以自己的名義,將相機以3.5萬元的價格出賣給不知情丙,并交付。①丙善意取得相機所有權。②因乙取得的利益大于甲遭受的損失,若甲對乙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主張的數額只能是3萬元。③若甲對乙主張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主張的數額只能為3萬元。④若甲對乙主張不正當無因管理,主張的數額可為3.5萬元,但甲即負有補償乙支出之必要費用、因此遭受之損失的義務(以甲所受利益5000元為限)。這就是不正當無因管理制度存在的價值。⑤問:甲、丙間是否成立不當得利。答:不成立。因為善意取得(《物權法》第106條)是丙取得利益的法律上原因。獨 角獸 司法考 試網
還須注意:根據《民通意見》第131條,受益人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主要是利用不當得利進行投資所產生的收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即國家予以沒收,而不是返還給受害人(規定雖有不當,考試卻以此為準)。
【真題研習】張某發現自己的工資卡上多出2萬元,便將其中1萬元借給郭某,約定利息500元;另外1萬元投入股市。張某單位查賬發現此事,原因在于財務人員工作失誤,遂要求張某返還。經查,張某借給郭某的1萬元到期未還,投入股市的1萬元已獲利2000元。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07年•卷三•7題)
A.張某應返還給單位2萬元 B.張某應返還給單位2.2萬元
C.張某應返還給單位2.25萬元 D.張某應返還給單位2萬元及其孳息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