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箕村拆遷近2年,仍有15戶“留守戶”留守村里而拒絕簽訂協議和搬遷,這讓整個楊箕村4000多村民的回遷進度至今仍“受梗”于動遷環節。
昨天,楊箕村村委召開新聞媒體通氣會介紹,距離2014年回遷日期只有1年左右的時間,楊箕村改造不能再繼續受不合理訴求“牽制”。對于目前法院審理判決生效并已進入執行程序的13件案件,楊箕村村委會繼續盡最大努力做留守戶的工作,盡快完成拆遷工作、進行安置房的建設。但如果留守戶繼續堅持不合理需求,則會考慮向法院提出“強制搬遷”申請。
楊箕村村委同時承諾,只要“留守戶”依法院判決交出房屋,將繼續保障其按《拆遷補償安置方案》規定的補償標準,并為其提供臨時安置房。
楊箕村改造動遷近2年 仍有15戶留守
楊箕村村委相關人員昨天介紹,因楊箕改造工程產生的宅基地糾紛案件共有29件,涉及的村民獨角獸司法考試網有18戶。到目前,法院審理判決生效并已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共有13件,剩余16件訴訟案已經一審審理作出判決,部分被告已經提出上訴,目前正在審理中。
在已進入執行程序的13件案件中,2011年9月、11月已經執行的4件案件,有3件案件經由第三人向被執行人購買回遷安置權益,被執行人自愿交出房屋并順利拆除,1件由法院強制搬離。到目前,楊箕村里共還有15戶村民繼續“留守”老村屋。
對于其余9件案件,法院目前正在繼續執行,并已經對其中3戶發出在2012年2月9日之前搬遷的執行通知。
“但是截至昨天,這些留守戶仍未搬遷。怎么辦?”79歲的李伯向村委的干部說,看著同村差不多年紀的老人有些已經“走”了,很心涼,回遷不知何時是個盼頭。
楊箕村村委相關人員說,村委一直在對留守戶做工作,對法院判決需2月9日之前搬遷的3戶村民也進行了一個多星期的協調仍沒有效果。“這周會繼續協調,希望盡量促成他們執行判決,村委也會幫他們找臨時安置點。”
楊箕村聯社承諾:“留守戶現在搬出,仍可按標準補償”
“到去年9月,簽約和搬簽率就達到99%.只有18戶村民拒絕簽訂協議和搬遷。”楊箕村相關人員介紹,村經濟聯社向法院起訴“要求留守戶搬遷”,是在經街道辦多方協調、聯社和聯社委托的拆遷辦多次與留守戶協商,留守戶仍分歧較大而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為保證99%已經搬遷村民能如期在2014年回遷,經聯社股東代表大會授權而尋求的依法解決爭議之路。
楊箕村村委相關人員介紹稱,實際上,楊箕改造前全部建筑面積(包括合法面積和違章面積)為28萬多平方米,改造后村民和村集體獲得回遷房總建筑面積達37萬平方米,安置標準高于政府征用農村土地標準,也高于國有房屋征收補償標準。“這也是為什么在動遷幾個月內,村民們的簽約和搬簽率就能達到99%的主要原因之一。”
“希望留守戶尊重1300多戶村民回遷的合法獨角獸司法考試網Q1973506327利益,放棄不切實際的要求,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讓全體村民早日回遷。”楊箕村村委認為,法院已對13件案件作出生效判決,判令相關案件留守戶向聯社交付房屋用于改造,留守戶有義務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
昨日,楊箕村聯社也承諾,將保障留守戶的合法權益——法院生效判決和執行裁定已經確認聯社將按照《拆遷安置補償方案》規定的標準對留守戶進行補償。在留守戶交出房屋后為其提供臨時安置房以保障其居住需要。
“但對于留守戶在訴訟前和訴訟中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楊箕村不會為此損害1300多戶、4000多村民的利益,而違背公平、公正的原則。”楊箕村村委相關人員表示,楊箕村聯社作為執行者必須按照股東代表大會通過的《拆遷安置補償方案》規定的標準對所有村民進行一視同仁的補償,確保拆遷安置的公平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