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行業事不平,國內視頻行業雙雄優酷網、土豆網,由于版權問題再起紛爭,互指對方盜播自己的獨家版權內容。土豆向法院起訴優酷索賠1.5億元在先,優酷反訴土豆不正當競爭索賠480萬元在后,“視界大戰”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玄機?
事實上,優酷和土豆曾有過密切的合作,很多網友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優酷中搜索某影視劇時,如果優酷沒有,會優先轉到土豆網上播放,曾經的合作伙伴如今刀兵相見,背后實有苦衷。而這些苦衷,也是中國視頻網站正版+廣告的Hulu模式面臨的共同難題。
首先,版權成本高昂。土豆網拿下《康熙來了》付出的代價是近7000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相比2010年翻了十倍不止。從目前行業獨角獸司法考試網的現狀看,天價投入要想從廣告銷售上賺回來很難,也使土豆網的管理團隊承受來自投資者的質疑和壓力。優酷盜用《康熙來了》,更是稀釋了土豆網《康熙來了》的廣告營銷價值。為了盡可能地獲取購買的回報,土豆選擇向用戶市場份額比自己更大的優酷開刀,可以理解此次糾紛的背后,是高昂的版權費用已經到了令視頻網站難以承受的地步。
其次,內容同質化。事實上,《康熙來了》不僅在優酷和土豆上有,在騰訊視頻、搜狐視頻等視頻網站上同樣存在。所以土豆即使花了7000萬元的高昂成本,也無法形成競爭壁壘和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也無法獲得忠實的用戶群。而僅僅依靠廣告銷售顯然無法讓土豆收回成本。
最后,持續虧損。從土豆《康熙來了》這一現象折射出,中國很多的正版內容版權購買費用通過廣告銷售根本無法收回成本,虧損難以避免。據財報顯示,優酷2011年第三季度凈虧損4750萬元,土豆同期凈虧損達5560萬元,視頻網站盈利前景依舊茫然。
在國外,Hulu模式可謂相當盛行,這使得中國的視頻網站競相效仿,但是從優酷和土豆的版權大戰看來,中國視頻網站正版+廣告的Hulu模式面臨著成本高昂、內容同質化和持續虧損的三大難題,逐漸走入困境,即便是成功上市的視頻網站,也不能解決這個模式的問題。因此,轉變模式或成唯一出路,以國外經驗來看,YouTube模式才是王道。
與Hulu模式強調豐富、清晰的影視劇觀看體驗不同,YouTube是基于大量的用戶原創內容獨角獸司法考試網Q1973506327的觀看、分享和互動。Hulu模式在中國遭遇困境,YouTube模式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借鑒模式。這是因為中國視頻行業所走的Hulu模式不是真正的Hulu.Hulu的優勢在于豐富優質的片源(目前全球可以觀看其視頻的終端數量在1.2億部左右),正是靠著電視臺的大量獨家內容,Hulu才獲得了用戶青睞。而中國的幾大視頻網站并沒有這個渠道,正版內容必須依賴購買,隨著百度、騰訊和搜狐的進入,正版長視頻內容競爭變成了“豪門盛宴”,讓中國的Hulu模式變成了一場燒錢的游戲,為了樹立正版內容的資源優勢,動輒幾千萬元的投入讓國內視頻行業陷入了不堪重負的境地。相反,像56網這樣堅持的YouTube視頻分享模式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事實上,中國早期視頻行業以視頻分享為主,幾家視頻網站各有特色,內容也呈現了多樣化發展,但效仿Hulu以后,反而缺乏了特色,導致版權費用飆升,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中國的類Hulu視頻網站取得了一時領先,卻難以稱王,而一直堅持走YouTube視頻分享模式的56則有所不同,56可以發揮網友的智慧,獲得更豐富、更精彩的原創內容,樹立真正屬于自己的競爭優勢,因此在擁有人人網用戶資源和現金支持后的56網,未來發展值得期待。